今年以来,银川市税务局聚焦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以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“强基工程”为引领,创新打造税费业务“集约处理中心”,推动税费征管模式向集约化、智能化、协同化深度变革。
近日,宁夏银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女士在电子税务局申报7月社会保险费时,系统提示“已存在申报信息,无法重复申报”。“公司之前申报社保费都很顺利,这次突然出现提示,眼看临近截止日期,确实有些着急。”她拿出手机反复核对信息,最终决定前往办税服务厅寻求帮助。当天,王女士匆忙赶到金凤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。预审导税区工作人员迅速预审评估该项业务情况,并将其引导到“集约处理中心”处理。集约处理团队立即启动流程,精准对接有关人员核实情况,了解核实问题后,短短10分钟便处理完成,协助企业成功为单位职工缴纳当期社保费。
“没想到,一个窗口没跑,也没提交任何纸质材料,居然这么快就办妥了!”王女士感慨道。此次高效处理,不仅解决了该企业眼前的申报难题,更保障了企业依法合规履行社保缴纳义务。金凤区税务局以集约化协同、专业化调解、标准化服务为驱动,在不改变现有征管权限、业务流程、风险防控体系的前提下,将分散在局内各环节审批的10项高频流转业务统一归集,构建机关和大厅“集中受理、线上分派、高效办理、及时反馈”业务处理模式,实现纳税人急难愁盼事项在办税服务厅“一口收件、内部速转、归口反馈”,有效提升了税费征管质效。
同样,在银川综保区电子化办税方式,为破解综合保税区出口企业“业务杂、变动快”的管理难题,银川市税务局银川综合保税区税务分局创新“一户一档+动态更新”机制,为区内企业建立包含“基础信息—进出口数据—纳税记录—风险历史”的电子档案库,实时同步海关报关数据,当企业发生对外支付或大额出口数据时,同步跟进政策适配指导。
在实际监管中,“数字画像”管理成效显著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,综合保税区内一户主营生产进口亚麻籽油的企业,因进口亚麻籽集装箱在中国港口停放超过合同规定期限,对外支付滞期费近80万元,存在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风险。税务部门及时对接企业财务人员,上门讲解对外支付代扣代缴规则及跨境支付税收政策,避免了政策适用偏差。通过定向辅导与精准监管,既提升了税源管理质量,更帮助企业将跨境支付合规性审核纳入全链条管理,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核算制度。
“我们公司以进口业务为主,以前只关注国内收入申报,这次税务部门对跨境支付的针对性辅导让我们受益颇多,对企业规范跨境业务操作很有帮助。”该亚麻籽油生产企业财务负责人说道。(记者 李鲲鹏)